仙鹤新闻

 


  人类有意识的处理死者的行为,即殡葬行为,被认为出现在约10万至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。洛阳民间墓地自古所行殡葬形式有:


  土葬:土葬就是讲亡故之人埋入土中。土葬之制,源于上古。起初人死了,葬到野外,身上厚厚地盖一层柴草,如《易经 系辞》所载: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。”到了新石器时代,人死了埋入土中已经成为处理亡者遗体的重要方法。但到了殷商时期,土葬还只是有墓而无坟堆,周代才有了坟堆。秦、汉以后,在“人之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”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熏陶以及“以农为本”、“非土不立”、“入土为安”等思想的影响下,土葬逐渐成为以后几千年来所实行的主要葬式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土葬在简约、简朴的精神下,不断进行改革。


  火葬:火葬是与土葬并行的殡葬形式。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,火葬得到了发展,尤以宋、元最盛。洛阳合法墓地小编了解当时火葬成风,不少地方设有火化场,当时称“化人亭”,“人死焚其尸”不为憾事。一些开明官吏认为“从来率以火化为使,相习成风,势难遽革”。因此,一度遭到封建卫道士们的强烈反对,尤其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更是如此。明、清以来,火葬渐被严格禁止,火葬之礼议受到遏制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大力提倡火葬,并逐渐运用了高科技手段,成为现代民间丧葬的主要方式之一。


  天葬:亦称“野葬”,就是讲死亡者的遗体“抛之中野”,是旧时民间所行葬法之一,其对象主要是夭折之幼婴儿。民间以为,幼婴儿死后,掷之野外荒坡洼地,可以避晦气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丢弃夭折幼婴之天葬,随着幼儿成活率的大幅度提高已经渐趋消亡。

WordPress Image Lightbox Plug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