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越王墓,是西汉南越国第二代王陵墓,位于广州市区北部象岗山。洛阳墓地专员介绍墓室全用砂岩大石板砌筑,由前室、东西耳室、主室、东西侧室和后藏室七部分组成。全长10.85米,宽12.5米。墓道在南,现长10.3米,宽约2.6米。髹漆棺椁已朽。
墓内的东西侧室、前室、东耳室和墓道中,共有殉葬人10多具。应是墓主的姬妾侍从或杂役。
墓主身着“玉衣”。这件“玉衣”的手、足、头部玉片用丝缕编缀,其他部位玉片系粘贴在麻布片上,再用素绢覆盖,可称为“丝缕玉衣”。在“玉衣”两侧放置圆形透雕玉饰。腰间两侧佩带铁剑10把,剑长1.20米。胸前戴玉佩饰和金、银、玉、铜、玻璃等质珠串。“玉衣”上下铺玉璧,璧下有盛满珍珠漆盒,盒旁有角形玉杯。足端有仿玉陶璧130多件。陶璧之中有一银盒上刻“私官”铭文。墓主身上发现印章9枚(金印2枚、玉印5枚、绿松石印2枚)。其中,有龙钮金印“文帝行玺”、玉印“赵昧”。据此,认定墓主系僭称“文帝”的第二代南越王赵昧。
随葬物达千余件,其中金印二枚,引人注目。一枚方形龙钮金印,每边长3.1厘米,重148.5克。印文:“文帝行玺”。另一枚印“泰子”二字。“文帝行玺”是目前最大的一颗西汉金印。
浅蓝色透明玻璃,长9.5厘米,宽4.5厘米。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块平板玻璃。
在铜镜中,漆绘人物画像镜,有一件直径41.5厘米,也应是目前最大的汉圆镜。带托镜,直径50厘米,用黏合剂把镜面套入镜托凹槽中,背面镶嵌绿松石。三环钮镜,这种镜是首次发现。“山”字镜,也是少见的器物。
还出土六博漆盘和六博子。漆盘有镶铜框的和镶铜贴金花两种。六博子,有象牙、青玉和水晶三种。长方形,每套六颗。是我国古代一种棋子。
犀角形青玉杯,长18.4厘米。青白色硬玉雕成。外壁纹饰,底为透雕卷云纹,中为浮雕云雷纹,口沿为浅雕。制作精细,造型优美。是一件难得的珍品。
还有药石:辰砂、铝块、紫水晶、硫磺、孔雀石等。药具:铜杵、铁杵、铜臼。这在汉墓中不多见。
再有铜镜一套八件,其中最大的一件,高48厘米,柄长15.5厘米。均有“文帝九年乐府工造”铭文。
洛阳仙鹤纪念陵园(http://www.lyxhly.cn)结合对传统道德、宗教文化、建筑艺术、古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本着“重道建德,务实诚信”的企业文化和经营观念,期冀打造出一个世纪精品,从而使公司迈向品牌化发展,以“爱心、安心、放心、省心、舒心”充分体现人性化的优质服务,来回报社会大众。